新闻中心

韩国汉学家朴宰雨——探寻可贵的中国人文传统(海客话中国)

原标题 :韩国汉学家朴宰雨——探寻可贵的韩国汉学中国人文传统(海客话中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朴宰雨近照 。

朴宰雨主持翻译的家朴《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丛书韩文版书影 。

《韩国鲁迅研究精选集》(朴宰雨主编)封面 。宰雨中国

《〈史记〉〈汉书〉比较研究》(朴宰雨著)书影 。探寻统海

朴宰雨是可贵客话中国学界非常熟悉的韩国汉学家。他是国人韩国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目前担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传是韩国汉学首位被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韩国文科教授。自青年时期起,家朴朴宰雨就醉心于中国文学,宰雨中国从中不断汲取滋养思想与生命的探寻统海文化养分 ,并通过学术研究与活动将这些收获传递给更多人  。可贵客话他多年来深耕于《史记》、国人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传韩中现当代文学比较与关系等领域的韩国汉学研究,并积极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韩国的传播 。

深入鲁迅精神世界

朴宰雨是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韩国学者 ,他与鲁迅的缘分始于上世纪70年代 。1973年,朴宰雨进入韩国首尔大学中文系读书 。该系早有鲁迅研究与译介传统 。自上世纪40年代起 ,中文系主任丁来东就出版了研究论文《中国文学上的鲁迅与巴金》 ,时任助理教授的李明善还翻译了鲁迅《故乡》在内的许多作品 ,并发表《鲁迅的文学观 :关于文学批评》等一系列研究文章。

朴宰雨对前辈的成果如数家珍,他也从这份厚重的学术积累中得到诸多灵感与启示,并就此踏上鲁迅研究之路。本科期间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作品。鲁迅文字中的冷与热给朴宰雨留下深刻印象。鲁迅杂文语言犀利而冷静,透露着他的铮铮铁骨与忧国忧民情怀。而鲁迅对乡村生活的现实描写则充满了温情,给朴宰雨带来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他回忆道 :我在阅读《故乡》时,就常回忆起童年往事。‘迅哥’母亲即将卖掉大房子而搬家时  ,她高兴中藏有凄清的表情总让我想起母亲当年的样子,亲切又令人感伤 。幼时我在农村生活,一到雪后的冬日 ,村里的孩童就会像闰土一样支竹匾  、捕小鸟,十分有趣 。

带着对鲁迅的亲切感与敬意 ,朴宰雨开始研究鲁迅及其在韩国的文学影响。朴宰雨怀着极大兴趣读完了韩国所能找到的全部鲁迅作品 ,并整理了金光洲  、金龙燮、金喆洙 、河正玉等韩国学者对鲁迅的早期研究 。此外 ,他还将目光转向当时研究较为成熟的日本学界,研读了丸山昇等日本学者的专著与论文 。他潜心阅读  、孜孜不倦 ,最终完成了本科论文《鲁迅的时代体验与文学意识的展开过程》 。

在朴宰雨看来,鲁迅不仅是启蒙者精神界的战士 ,更是犀利的批判性思想家。1983年,朴宰雨进入韩国外国语大学工作后 ,他又开始考察鲁迅在韩国的接受史 。朴宰雨注意到鲁迅在韩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些韩国作家受到鲁迅的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将其作品中的元素挪用到对韩国现实的刻画中 。如日据时期韩雪野的《摸索》《波浪》与金史良的《天马》《Q伯爵》中就有《阿Q正传》或《狂人日记》的影子。如今,鲁迅依然在影响韩国的当代文学 ,朴景利《给Q氏》就是一例。朴宰雨意识到,中韩两国历史文化有诸多共性 ,如农耕文明十分发达  、儒家观念影响深远 ,因此鲁迅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看法 ,韩国民众也能感同身受 。

探寻中国人文精神

在对司马迁的研究中 ,朴宰雨以另一种方式理解鲁迅 。1979年,朴宰雨到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求学,其后10年里 ,师从叶庆炳攻读硕博学位。这一阶段 ,他主要研究司马迁《史记》中的传记文学 。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对其文学价值评价很高,因此朴宰雨对这部书一直很感兴趣 。他的硕士论文《〈史记〉的写作技巧研究》是从《史记》中选取《项羽本纪》《田单列传》《信陵君列传》等8个篇目 ,分析其艺术技巧与主题思想。博士论文《〈史记〉〈汉书〉传记文比较研究》则对《史记》《汉书》中传记的写作精神与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在他看来,司马迁既是优秀的史学家  ,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在司马迁身上,朴宰雨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品质,而这或许正是鲁迅精神的重要源泉 。朴宰雨从二者身上发现了许多共性。司马迁曾经因李陵之祸遭受酷刑,绝望而想自尽,但是为了完成《史记》忍辱生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就是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先驱。二者受到现实重压而化悲愤为文字,司马迁发愤著书,鲁迅亦称其写作是释愤抒情。

最打动朴宰雨的正是他们的独立思想与批判意识 ,这于司马迁而言是不隐恶,不虚美的历史书写 ,在鲁迅作品中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朴宰雨常常跟朋友们说,孔子思想好比是一个基础平台 ,而司马迁跟鲁迅是应付现实料理的两把刀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通过重塑文化来使社会更健康地前进。

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朴宰雨从中国文学中受益匪浅  ,他也热衷于把这些收获与思考传授给学生。在韩国外国语大学期间 ,朴宰雨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课上他最常讲解《阿Q正传》。我与《阿Q正传》有着30多年的缘分 。自1984年3月起 ,我就开始为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讲解这部小说。除了学术假期外,我每年都在课上讲解鲁迅作品。朴宰雨说 。

在课堂上,朴宰雨通常会安排固定的研究主题 ,如鲁迅的辛亥革命体验与《阿Q正传》的创作《阿Q正传》的主题与艺术《阿Q正传》与中国民族性等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从中选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 ,最终在课堂上汇报讨论 。看到学生们准备充分 、发言踊跃,朴宰雨十分欣慰。在他看来  ,《阿Q正传》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并且学习鲁迅代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自省意识。朴宰雨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希望学生们可以‘拿来’鲁迅的深刻洞见与批判精神,将其本土化以探究韩国社会 、文学以及与我们相关的世界中的种种问题。

朴宰雨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追寻着鲁迅精神,还投身于中韩文学交流的各项事业 ,搭建起两国间互通互鉴的文化桥梁。2017年,朴宰雨主持翻译的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丛书韩文版由韩国昭明出版社出版 。这也是中国鲁迅研究学者的著作首次以丛书形式被翻译成外文 ,在外国著名的出版社正式出版 。他还向韩国译介了茅盾、巴金等优秀中国作家的作品,而且十分关注中国文学在韩国的传播与研究状况。

2007年前后,他带领一批年轻学子收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在韩国传播与讨论的早期资料,著成3册《日帝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 。这些资料既是中韩文化交流的宝贵结晶,也是中韩文学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石 。朴宰雨每年都参与组织各类中国文学、中韩文学交流活动,为中韩作家以及世界范围内喜爱与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提供了沟通平台 ,在中国、韩国乃至国际社会都产生很大影响 。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民航业回暖,多家航司大规模“招兵买马” 下一篇:适用本田19-20款凌派高音喇叭a柱享域音响改装汽车用品装饰配件

Copyright © 2023 广州雅和展览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